::: 首頁 > 參觀南院 > 展覽資訊
字級大小 :

常設展覽

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
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
展期:常設展覽
陳列室: S202 茶文化展廳
展覽說明

 

展覽說明

 

  • 展覽概述

    常設展覽/茶文化展廳

    品茶,是生活,是時尚,是藝術,是文化,也是飲茶人共通的語 言。 茶的原鄉在中國,自古發展迄今,已由解渴藥飲,經過唐宋的煎煮點啜,到明清的沖泡慢品,隨著茶葉製法的改變,茶器的 使用與品茗方式也隨之變化。漢地飲茶習俗,通過使臣與貿易的傳播,融入蒙藏人民的生活,茶葉需求日漸增加,茶馬古道於焉 成形,發展出游牧民族的飲茶方式與器皿。

    唐宋時期,品茶透過日本遣唐使、留學僧侶及商賈自中國傳入日 本,並融入當地的文化精神與行茶禮儀,發展成一套嚴謹的日式茶道。明末,福建僧侶又將閩式飲茶法及宜興茶器帶入,結合日 本文人清談的飲茶方法,形成「煎茶道」。

    明末清初,飲茶習慣也跟隨中國東南沿海移民的足跡,傳到東南 亞與臺灣。臺灣不僅延續閩粵地區「工夫茶」的飲茶傳統,發展至今已將喝茶氛圍推至藝術領域。據《諸羅縣志》記載,臺灣中 南部有野生茶樹,說明臺灣地區適合種植,茶商自閩南地區引進茶種及製法,並不斷改良,終於在一九八○年代發展出高山茶, 主要分布於中南部山區。

    展覽依前述脈絡分為「茶鄉—中華茶文化」、「茶道 —日本茶文化」、「茶趣—臺灣工夫茶」等三單元,展出院藏茶文化相關文物,呈現各區域特有的品茗方式與文化; 並藉由明代茶寮、日本茶室及現代茶席等情境空間展示,營造出不同時空飲茶的特有氛圍,帶領觀眾認識茶在亞洲的傳播與交流 ,如何發展出各具特色又相互融通的茶文化。

  • 第一單元

    茶鄉-中華茶文化

  • 唐 長沙窯 綠釉單柄壺

  • 唐 長沙窯 綠釉單柄壺

    通蓋高 18‧5公分 口徑 4‧9公分 足徑 7‧4公 分

    壺圓口,橢圓腹,短流,長方形空心橫柄,柄中 段附圓穿孔,以便串連蓋上繫孔。全器除口沿及圈足無釉外,均施綠釉。釉色青綠乳濁,釉層較厚,釉面滿佈細碎開片紋,器蓋 釉色偏藍,積釉處雜呈藍斑。
    側把單柄壺盛行於唐代晚期,浙江越窯、湖南長沙窯等南北各窯均有燒造,石製器亦有製作 。長沙窯製作多種日常茶器如單柄壺、茶瓶、茶碗、茶末盒等多帶器銘如「荼埦」、「荼盞子」、「大茶合」、「鎮國茶瓶」, 可見飲茶風氣在湖南地區頗為盛行。
    單柄壺在唐晚期與短流茶瓶一樣,皆作為注湯點茶之用,其形制與與院藏驪山石單柄 壺,以及及國立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收藏的一組唐代滑石茶器中的小型單柄壺極為接近,此為唐代晚期盛行於茶盞內點茶的帶柄 茶瓶,或亦可稱之為「急須」,因單柄壺形制在宋人黃裳〈龍鳳茶寄照覺禪師〉詩中稱「急須」為東南之茶器,用以煎煮茶湯, 這類造型,由唐至今造型、胎釉雖經演變,然千餘年來仍為茶家所愛,明清時期宜興紫砂或閩粵所製白泥尤為多見。




  • 宋  吉州窯  黑釉木葉紋茶碗

    北宋  定窯  牙白劃花回紋茶托

  • 宋 吉州窯 黑釉木葉紋茶碗

    高 6.8公分 口徑 11.0公分 足徑 8.2公分

    北宋 定窯 牙白劃花回紋茶托

    高 5.0公分 口徑 14.5公分 底徑 3.5公分

    斗笠形茶盞,通體施黑釉,口沿鑲扣銅邊,內底一點凸起,內壁貼飾枯葉紋,葉紋褐黃、 帶藍白條縷斑紋。底足無釉,胎質粗鬆,呈色灰黃,碗壁顯見拉坯遺痕,外底圈足淺遺有沾釉痕跡。釉色漆黑,釉面偶現黃色棕 眼氣孔點。

    剪紙貼花黑釉碗器為江西吉州窯獨創一格的裝飾技法,常見木葉、梅花、龍鳳、或文字等貼花圖案紋。黑釉木葉碗為 其代表作,其技法先於生坯器上施含鐵質的黑褐色底釉,後將處理過、沾染含鐵較低的褐黃釉木葉貼著於黑釉之上,一次燒成, 因而產生黑地枯葉饒富趣味的裝飾,啜茶時枯葉若隱若現,別具情趣。這類木葉紋現經學者研究,應為桑葉紋,與江西百丈寺的 禪院茶禮流行有關,《百丈清規》〈赴茶湯〉內不少條文中均提及茶在寺院的使用方式、作用和意義,此亦與南宋江西派詩人陳 與義「柏樹解說法,桑葉能通禪」的禪茶文化美學相關。

    典型宋代茶托形制「形如碗帶托盤,中空,下有足。」,上方深腹碗形為茶托的托圈,壁深用以承盞,中空無底。盤 口及圈足均鑲銅扣,圈口則未加圈扣。托盤寬圓平出微有弧度,圈足略高外撇,圈口及盤口皆刻劃回紋一周為飾,釉色牙白瑩潤 ,胎質細膩。

    南宋末周密《齊東野語》書內曾提及宋人舉茶是茶盞與茶托一起,足見茶托與茶盞配套使用,遼宋壁畫或茶畫上所繪 茶盞與茶托,一般都是成組出現,形影不離,舉茶時可隻手扣持盤沿,隻手持盞。此於南宋周季常‧林庭珪所繪〈五百羅漢圖〉 (1178-88),或1959年出土的金代山西孝義縣張家莊金墓〈磚雕仕女圖〉上皆可見及宋人持盞方式。

    宋代定窯燒造數量極大,除精品上貢外,一般民間日常用器亦有生產,碗盤類最為常見,茶托存世較少,可能是宮廷 訂製器皿。北宋早期還見托圈有底,如定州靜志寺塔基出土帶「官」字款茶托,形為宋制,但有底,不中空,可視為唐五代至宋 代過渡時期製品。宋代中期以後托多為中空,汝窯、官窯、景德鎮青白瓷等或漆器、金銀器皆然。黑漆茶托搭配白釉茶盞,或朱 漆茶托與黑釉茶盞成套,形成黑白、或紅黑對比的時尚美感。而《齊東野語》內則提及家中有喪則不宜舉用朱色茶托。


  • 明  永樂無款  青花鳳凰紋三繫茶壺

  • 明 永樂無款 青花鳳凰紋三繫茶壺

    高 11.4公分 口徑 4.1公分 足徑 13.0公分

    小圓唇口,半圓形壺身,肩飾三繫,平底,淺凹足,曲流,竹節把,帶平頂圓蓋。全器以 青花描繪紋飾,壺肩及底邊畫雙層蕉葉紋各一周,壺腹及蓋週兩面各飾穿蓮鳳凰一對,蓋面則飾一鳳鳥,流及把手畫折枝蓮紋。 青花濃豔,多處帶鐵褐或褐黃色疵斑,胎骨均勻,足底露胎,質堅細膩。 本院另藏有甜白三繫壺,造型與此相同,舉世無雙,甜 白與青花都是永樂時期的代表作,彌足珍貴。此壺清宮舊名為「白地青花帶蓋茶壺」。明代自洪武皇帝下令罷造團茶進貢,葉茶 煎泡成為明代最普遍的飲茶方式,因此茶壺成為泡茶主要的茶器。


  • 明  宣德  寶石紅茶鍾

  • 明 宣德 寶石紅茶鍾

    附凸緣玉璧茶托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晚期至商代)

    高 5.2公分 口徑 10.2公分 足徑 4.3公分
    璧高 1.4公分 口徑 6.8公分 緣徑 11.3公分

    典型撇口茶鍾造型,全器除足底外均施紅釉,釉色鮮紅,橘皮紋棕眼明顯,口足均露白邊 一道,近底足處,白釉泛青。胎骨略厚,細白堅緻。外底白地上淺刻「大明宣德年製」六字二行楷款,外加雙圈。宣德寶石紅釉 為世所稱,明代王世懋《窺天外乘》中即提及宣德窯:「以鮮紅為寶」。
    寶石紅茶鍾口徑十公分左右,與所謂的明初洪武茶鍾,以及後來《江西省大志》上所載嘉靖白瓷暗龍紋茶鍾大小、形制相 近,顯見茶鍾樣式自明初開始宮廷已規格化,宣德寶石紅茶鍾至於清代仍為乾隆皇帝喜愛,因此特別為其選配新石器時代的栗黃 凸緣玉璧作為茶托,凸緣壁上刻有乾隆34年(己丑‧1769)御製詩〈詠古玉椀托子〉:「圓如璧有足承之,置器何愁覆餗為。土浸 久成栗蒸色,石攻後異草垂時。不辭一旦絮城出,似恨當年玉椀離。淨几原堪作珍玩,曾經誰玩亦堪思。」。乾隆茶器的混搭風 格與今日好茶人士一樣,援以古物今搭,創意配套。


  • 清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五彩萬壽長春海棠式壺  清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五彩四季花蓋碗

    清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五彩萬壽長春海棠式壺

    清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五彩四季花蓋碗


  • 清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五彩萬壽長春海棠式壺

    高 5.9公分 口徑 11.0公分….足徑 4.0公分 通蓋高 8.0公分

    清 康熙 宜興胎畫琺瑯五彩四季花蓋碗

    高 6.9公分 口徑 6.0公分….足徑 6.5公分 通蓋高 9.3公分

    壺身呈四瓣瓜棱壺身,圓口,曲把,短流,蓋邊作四瓣蓮瓣形捲唇、帶圓形紐,紐頂一通 氣圓孔。蓋面繪秋葵及藍菊,捲唇蓋沿或傷缺後塗飾嫩綠色;壺外壁兩面棱區畫桃實、桃花,月季,另二面流把周邊則繪折枝月 季花。器面全施透明釉,內面則為紫砂素胎。壺底書「康熙御製」四字黃料楷款,外加黃白海棠形雙圈,圈內無施琺瑯透明釉。 此壺在清宮《琺瑯、玻璃、宜興、磁胎陳設檔案》內所載名稱為「宜興胎畫琺瑯萬壽長春海棠式壺,壹件,蓋有缺」。主紋為壺 兩面桃實、桃花象徵長壽,另流嘴兩面月季花則喻長春,是為「萬壽長春」的吉祥寓意。四瓣瓜棱由壺底觀之則形似四瓣海棠, 故稱海棠形,而壺蓋傷缺數處,正與檔案記載「蓋有缺」亦相符合。

    蓋碗敞口,斜直壁,矮圈足,帶蓋。碗外壁畫四季折枝花卉紋,有牡丹、月季、野菊;菊花、茶梅等;蓋外壁亦繪月 季、蓮花、菊花、梅花等四季折枝花卉紋,器內及蓋內各飾月季及蓮花一朵。蓋表紋飾之外均掛琺瑯透明釉;器內、碗、蓋口足 一圈無施透明釉。碗底於紫砂素胎上書「康熙御製」二行四字黃料楷款,外加粗細雙方框,框外餘隙則加施琺瑯透明釉。

    康熙御用宜興胎琺瑯彩茶器,皆於宜興燒造完成精選後,送至清宮造辦處再由宮廷畫師加繪琺瑯彩料,低溫燒製而成 。萬壽長春茶壺釉彩鮮麗,畫工精巧,傳世止此一件,官窯宜興胎畫琺瑯的製作僅止康熙一朝,數量極少,珍稀可貴。宜興胎琺 瑯彩茶器,器內均素胎不施透明釉,器外則有掛透明釉者,亦有無施透明釉者。蓋碗為《陳設檔》中所列的「宜興胎畫琺瑯五彩 四季花卉蓋碗,伍對」之一,傳世總共十九件的宜興胎畫琺瑯器,蓋碗即佔十一件之多,可見這類形制蓋碗為宮廷所喜用,僅存 的十九件,現悉數收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其中除一件小型提梁壺或作水滴使用外,餘均為茶器。這些披上華麗外衣的宜興胎畫 琺瑯茶器,不僅是康熙皇帝一手創辦皇家科學院─造辦處琺瑯作的成功試驗之作,亦為雍正、乾隆皇帝所珍重。故而有清一代,無 一外流,以數量而言,更少於汝窯的二十一件,堪稱陶瓷史上最稀有的珍貴器之一。


  • 清  乾隆六年  洋彩番蓮紋紅地茶壺 清  乾隆七年  洋彩錦上添花紅地茶鍾一對

    清  乾隆六年  洋彩番蓮紋紅地茶壺

    清  乾隆七年  洋彩錦上添花紅地茶鍾一對


  • 清 乾隆六年 洋彩番蓮紋紅地茶壺

    高 16.5公分 口徑 5.5公分 足徑 5.7公分

    清 乾隆七年 洋彩錦上添花紅地茶鍾一對

    高 5.5公分 口徑 9.2公分 足徑 3.9公分/一只

    直圓口,短頸,橢圓腹,底微斂,長曲流,弓形把,把內側上方一通氣孔,矮圈足微撇, 帶圓紐拱形蓋,紐側及蓋內各有一相連通氣孔。器內及底全施湖綠釉,器外除頸、圈足外,通體於紫紅地上錐刻卷草紋,餘隙彩 繪洋蓮四朵,頸飾螭龍二對,肩為如意紋一周,底邊蕉葉紋一周,圈足則飾黃地花卉圖案紋一周。蓋紐塗金,圍繞蓮瓣紋一周, 蓋面畫轉枝花葉紋四朵。胎薄透光,壺底藍料書「乾隆年製」四字二行篆款,外加雙方框。 茶鍾口微敞,深直壁,矮圈足,內底微凸。器內白釉無紋,外壁紫紅地上錐劃卷草紋,其上加飾彩繪番蓮花三朵。胎骨略重,底 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款。這類直弧,深壁,口徑九公分左右的碗器,形制常於宮廷繪畫中出現,作為啜茗茶鍾。 此為清宮檔案中乾隆六年、七年製作的「乾隆款洋彩錦花紅地茶鍾」,另還有相同技法、敞口、口徑較大約十二公分的「乾隆款 洋彩錦上添花紅地茶碗」。

    此類紫紅地錐刻洋彩器,剔、畫工精密,不僅器內外滿施彩釉,壺蓋內及底部,甚至圈足、蓋圈足底部也全施金彩。 雖然紋飾繁褥,但見錐、畫工序之講究。茶壺與與茶鍾紋飾極為接近,惟茶壺款識為料款;茶鍾則為六字青花篆款。


  • 清  銀貼鏤金龍紋把壺  清  西藏 扎卜扎雅木碗 附鍍金卷草紋盒

  • 清 銀貼鏤金龍紋把壺

    高 5.2公分 口徑 10.2公分 足徑 4.3公分

    清 西藏 扎卜扎雅木碗 附鍍金卷草紋盒

    璧高 1.4公分 口徑 6.8公分 緣徑 11.3公分

    清宮仿藏式銀質茶壺。口與圈足略高,足外撇,流口與把手各飾敲錘金花張口龍紋,圓拱 蓋上飾金質蓮瓣紋桃式頂。器表紋飾多處焊接鏤空錘花金片,器腹為雲龍紋,頸圈轉枝番蓮八吉祥紋,圈足為纏枝蓮紋,氧化的 黑地壺體與鍍金紋飾相互輝映十分華美,反映出藏式文物風格。

    扎卜扎雅木奶茶碗,寬撇口,淺身,闊足,造型特別。因應遊牧所需,藏人多以木做碗,又傳說產自西藏的扎卜扎雅 木可解百毒,還可避邪,因此對清宮的貢禮中常有扎卜扎雅木碗,清高宗亦視之為珍寶,因此題詩詠贊,而珍貴的木奶茶碗並附 有鏤空鎏金穿蓮龍紋的鐵質函盒、以及紫檀木匣保護。乾隆二十五(1760)年〈詠扎卜扎雅木椀〉御製詩中前言提及:「西藏出 此木,云草根結成者以為椀,能解諸毒,鏤鐵為室,彼中貢品最珍物也。」,此木碗並帶清宮黃籤墨書:「時做上等御題扎古扎 雅木盌一件」,黃籤通常為太監或造辦處人員所書,常有同音訛誤,名稱應以御製詩為準。木碗底部及紫檀木匣上並刻有〈詠扎 卜扎雅木椀〉詩云:「椀室飛龍鐵鑄形,草根為木韞仙靈。伊蒲法食常陳座,方物丹書亦貢庭。珍比韋琳纔出璞,綷如孔雀乍開 屏。咸實縱足昭文軌,堯舜還慚歠土鉶。乾隆庚辰御題」說明木奶茶碗及鐵函盒的由來與形制,而它們也是同時進貢到宮廷。這 種扎卜扎雅木奶茶碗從清初康熙至咸豐時期均見製作,而扎卜扎雅木與前述拉古里木是否為同一材質,或僅是滿藏發音不同而已 ,仍屬不明,尚待研究。


  • 第二單元

    茶道-日本茶文化

  • 日本 桃山-江戸時代 瀨戶窯 褐釉茶末罐

  • 日本 桃山-江戸時代 瀨戶窯 褐釉茶末罐

    高9.8公分 足徑5.6公分

    小口,短頸,平肩,長筒身底微斂,平底,底部 有線切痕,配象牙蓋。通體施釉不及底,肩部有自然流釉,釉色黑褐交織,別具一格。造型修長,腰部微內凹,方便持握器身舀 取茶末,整體樸拙自然,是茶人喜愛的風格。

    這類小罐樣式仿自福建、廣東各窯,原應為香料罐,外銷至日本後被茶人轉用為茶末罐,鐮倉時代(十四世紀)以後, 瀨戶、美濃各窯均有仿造。室町時代末期(十六世紀)隨著草庵茶的興起,日本製的茶末罐成為主流,生產地遍及全日本。瀨戶是 日本愛知縣瀨戶市周邊生產陶瓷器的總稱,多產日常用器。桃山時代(十六世紀晚期)隨著茶道的興盛,也生產許多茶器。

    茶末罐,另附三個包覆的袋子(日文稱「仕覆」),分別是白地纏枝牡丹織金、青綠地纏枝牡丹織金、花色四菱緞子 ,用於搭配不同主題的茶席。

    根據收納外箱上小崛宗慶(1923-2011)的墨書記載,本作品曾為江戶時代造酒大豪商鴻池家的舊藏;另一收納筒狀木盒 上有小崛政峯(1690-1760)的墨書,題名「五月雨」,箱蓋內面則錄有小崛政方(1742-1803)的和歌一首。小崛等三人為武家茶道中 的遠州流派,重視樸素內省的侘茶精神,政峯為五代、政方為七代、宗慶為十二代宗家。


  • 韓國 朝鮮時代 井戶茶碗 銘春霞

  • 韓國 朝鮮時代 井戶茶碗 銘春霞

    高8.1公分 口徑16.5公分

    敞口,高斜壁,矮圈足,底心微凸。全器施厚釉 ,呈「枇杷色」,部分口緣流釉,釉面滿佈細碎開片,圈足露出胎土,底部周圍胎土張裂並有縮釉痕跡(日文稱「梅花皮」), 是典型井戶茶碗的特徵,全器色澤沉穩古樸,堪稱佳作。

    據推測井戶茶碗產地為李朝時代(十六世紀)在朝鮮半島南部(「慶尚南道」)燒製,原為一般民窯,燒造日常用器 ,傳到日本後轉作茶碗。桃山時代以後,井戶茶碗深受茶人喜愛,千利休的得意弟子山上宗二(1544-1590)《山上宗二記》記載: 「井戶茶碗是天下第一的高麗茶碗」,在當時被譽為極品茶碗。

    外箱書有船越宗舟(1597-1670)的墨書,題名「春霞」,並紀錄其先後經過本田忠義(1602-1676)、及九州佐賀縣藩主 肥前松浦家所收藏。船越宗舟(1597-1670)任伊予守(守,為駐守地方之官職名稱),為當時知名的武士茶人。本田忠義(1602-1676) 任能登守,曾持有國寶井戶茶碗「吉左衛門」。


  • 日本 明治時代 煎茶提籃茶器組

  • 日本 明治時代 煎茶提籃茶器組

    高18.0公分 長21.0公分 寬15.0公分

    小型煎茶提籃茶器組,為野外喫茶時使用。全組 有白泥風爐、白泥側把燒水壺、朱泥茶壺、青花杯、銅茶托、錫茶葉罐、竹雕茶則、青花香合、銅香瓶、銅炭箸、佛經卷、佛鈕 銅印、方漆盒、龍紋銅鏡、藤墊等共二十四組件,悉數收納竹編提籃內,方便攜帶。

    白泥風爐與白泥側把燒水壺為燒水用器,風爐,泥胎細,風口較低,底有鈐印「松齋」;側把燒水壺,短流,鼓腹, 底圓弧內凹以利快速導熱,側把圓柱中空,胎薄體輕。朱泥小壺及青花杯為泡飲茶器,朱泥壺,直短流曲把,底印「孟臣」款, 為日本煎茶道常見的「具輪珠」造型,惟蓋較低矮;五青花小杯,外壁繪雲鶴雜寶紋,口沿內一圈轉枝花卉邊飾,底青花書「九 谷」款。此四器參照III-1-5工夫茶器組,與清中葉閩粵地區工夫茶重視的「工夫茶四寶」潮汕風爐、玉書煨、孟臣壺、若琛杯等 主要茶器,幾無二致。

    錫製茶葉罐,圓蓋,平肩,器身扁平正面呈半圓型弧度,帶四矮足外撇,底「王東」陽刻款;竹雕茶則,器表刻一人 物坐像,並刻「強謂吾心似秋月,爭知肚裡暗昏々」禪語,充滿文人閒適的風格。長方型竹編提籃,內襯團紋暗花緞,多為中國 晚清製品,收納茶器之外,同時可作為茶席中裝飾的道具。其他還有香器及文房用具等充分體現煎茶道在品茗之餘,觀賞金石書 畫助興的雅趣。整套煎茶器應為後配。


  • 清末民初「是禮」款紅磚茶擔

  • 清末民初「是禮」款紅磚茶擔

    長38.4 寬17.1 高55.4 公分

    長方形紅磚胎茶擔為潮汕工夫茶特有造型,潮汕 稱為「茶擔」,是放置各式茶器的櫃式茶棚,磚胎低溫燒成。這類形制茶擔雖有大小之分,但分格置器內容大同小異。器一般分 上中下三段,據茶學者考證,(註)上段右上放置茶爐,有三開口,上口為大圓孔以便納爐,前為八方扇形風口,背後則留一小 半圓形散熱口,因置風爐,故佔有上中段;上段左邊僅留上方的海棠形孔洞,以容海棠形茶葉罐,其下中段左面為方形大開口, 可置茶壺、茶杯等茶器;下段整面於右面開口呈一斜放的花瓶瓶體,其上則為磚體刻印瓶口及插飾牡丹花一枝,上實下空巧妙地 形成瓶花裝飾,此格盛放爐炭,作用與炭籠相同,格後方亦有一小半圓孔洞,或亦作散氣之用。茶擔兩側亦分三段,下段各有一 扇形開孔,以供手抬提放;茶擔背面除前述上下各留兩小半圓形開孔外,面平而無裝飾。

    全器紋飾分佈於正面及兩側,正面正中門楣上方刻有「是禮」二字,點出茶擔的使用意涵;左上雕飾人物騎獸圖,通 風口下方為太極八卦圖,下段為前述之瓶花裝飾,四周及邊框則圍飾回文、錦紋及朵花紋等。茶擔兩側上方各飾蓮花,中段一飾 蓮托寶瓶,一飾蓮繫雙筆,紋飾或為道教雜寶紋,與正面太極八卦紋相互呼應。

    清末民國潮州文士翁輝東(1885-1965)在其著書內曾談及〈工夫茶〉有茶壺、蓋甌、茶杯等十八項茶器,其中最後 一項就是茶擔,可見茶擔盛行於潮汕地區。


 

標籤 : 展覽資訊(10)


top